20年时间打破领域科研“魔咒” 兰大教授团队成功制备刚玉纳米颗粒
5月29日,记者从兰州大学获悉,兰州大学物理科学与技术学院李建功教授团队用20年时间,已经研制出制备韧性氧化铝陶瓷的原料——刚玉纳米颗粒,该项成果于5月29日以评论的方式,在国际顶级学术期刊科学(Sci-ence)发表,团队制备的刚玉纳米颗粒比表面积均高于100㎡/g,否定了该领域知名科学家FerdiSchüth教授团队此前在Science上发表的至今尚无人制备出比表面积高于100㎡/g的刚玉纳米颗粒的结论,并且研制出了平均颗粒尺寸3.3纳米的刚玉纳米颗粒。
李建功团队在Science发表的评论文章,报道该团队先后开发的三种高效制备方法,制备的刚玉纳米颗粒比表面积均高于100㎡/g,高于Schüth团队之前报道的140㎡/g。该团队用球磨——腐蚀——聚沉制备出了接近于圆形、平均颗粒尺寸3.3纳米的刚玉纳米颗粒。
据悉,刚玉纳米颗粒不但可以运用到坦克、飞机发动机、机车床切削刀具上,甚至还可以用于牙齿、肿瘤等治疗当中。刚玉纳米颗粒的成功制备,为今后在催化、医学、复合材料、磨料等领域的应用提供了可能,也为韧性氧化铝纳米晶陶瓷的研发奠定了基础。在未来,也许你手中的纳米陶瓷水杯掉在地上不会摔碎;将纳米刚玉颗粒涂在车床高耐磨度刀具表面,“削铁如泥”就会变成现实。
兰州日报社全媒体记者 耿睿
版权声明:
凡文章来源为"兰州新闻网"的稿件,均为兰州新闻网独家版权所有,未经许可不得转载或镜像;授权转载必须注明来源为"兰州新闻网",并保留"兰州新闻网"的电头。如本网转载稿涉及版权等问题,请及时与我们联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