市政协十三届二次会议以来,市政协探索创新提案工作,“瘦身”提质,成效明显,有目共睹。提案凝聚着广大政协委员的赤诚和心血,也包含和传递着引领兰州经济社会发展的智慧与能量。政协委员陈茗佳针对当前提案交办过程中所存在的不足之处提出,提案交办首先必须走出“回娘家”的怪圈,建议扩大“联合办案”和“协商办理”的范围,凡被立案的提案(联合提案)全部纳入“联办”“协办”的范畴,举行交办例会,按照议事类别由市政协与对口职能或其上级主管部门进行交办。
政协的提案工作是没有止境的、也没有最好,只有不断摸索、改进、创新,才能集委员之智照亮发展之路,更好地发挥其效用。当前,委员提案工作存在一些现实问题亟待解决:由于同议题提案并案处理、立案数量锐减等因素,一些提案上交后便没了音讯,在某种程度上影响了委员撰写提案的积极性;受工作条件、时间安排等制约,不少委员写提案时都难免遇到信息量不足或滞后,调研不深入、不扎实,意见建议不接“地气”缺乏可操作性,外行人说外行话等状况,原本期待解决问题的美好初衷具体到操作层面难以落实,使得委员履职的热情受挫;尽管市政协在提案受理、交办、落实方面下了很多功夫,也探索性地尝试“联合办案机制”等,但是除了少数被列为重点督办的提案外,绝大多数提案仍然逃不出“回娘家”的命运,由承办单位回复一封貌似与提案内容相关实则并无实质性关联的回函算作答复。
陈茗佳表示,就承办单位而言,一方面委员意见建议本就是冲着承办单位来的,并非承办方不愿意面对或解决,而是因为所诉问题超出其职能范围或者也正是承办方期待上级及有关部门关注并予解决的,对此类提案,承办单位的回应也只能是不痛不痒。另一方面,部分提案的建议内容脱离兰州实际,缺乏可操作性,或是委员对实际情况了解不深、将并不存在或早已妥善解决的问题置于案上,给承办单位造成重复劳动和工作压力,也在一定程度上让承办单位对提案质量产生质疑甚至抵触。
她建议,政协提案委及其他工作委员会与政府及相关部门加强动态联系,了解他们的所想所需和工作热点难点,以此作为可参考选题向委员征集;提案立案方面,优化数量不应是简单的并案、在同一议题中取一案而舍其他,而是对可立案的同一议题提案进行并列排序,明确主题、构成一个联合提案予以立案;提案交办首先必须走出“回娘家”的怪圈,建议扩大“联合办案”和“协商办理”的范围,凡被立案的提案(联合提案)全部纳入“联办”“协办”的范畴,举行交办例会,按照议事类别由市政协与对口职能或其上级主管部门进行交办;召开交办会时应邀请提案人或提案人代表(联合提案)到会,就交办提案的相关内容互动交流,并确定提案的办复类别(A类、B类、C类),确定为A类、B类的要明确办结时限及效果,作为C类的,须由承办单位说明理由或接受提案人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