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已经准备了两份建议案,分别是停车难和小街巷亮化。”2月12日,当记者致电人大代表乔磊阳时,他正在着手写着建议案。而此前,他深入街巷,对老百姓反映的事进行了7次调研。与乔磊阳一样,受访的11名人大代表、政协委员都在伏案急笔,准备着将要提交到“两会”上的建议和提案,而其中有7人将目光聚焦到“畅交通”停车难的问题上,也都提出了具体的解决办法。
记者注意到,除了“畅交通”、停车难等市民持续关注的话题,“空中花园”建设、大兰山生态圈等宜居城市建设的,物资回收、垃圾分类处理等循环经济发展等,也都是今年准备参加两会的代表委员们关注的热点话题。
“畅交通、停车难”关注度高
在2013年“两会”上,代表10人以上联名提出的107件建议案中,其中有21件涉及到交通行业,有出租车治理、道路交通设施建设、交通秩序整治等方面。市政府督查室主任陶明贵说,2013年是我市“畅交通”工程实施项目最多的一年,轨道交通一号线工程已全面展开,对全市360组信号灯实施了更新换代,对21条支路和小街巷实行单向通行,在城区路段规划了1090处临时停车位,规范设置公共停车场180处3777个泊位,新增出租车运力414辆。目前天水路(宁卧庄)下穿读者大道、白银路上跨安定门等车行上跨下穿工程已开工建设,14座人行过街通道全部进场施工,12条“搓板路”已全部竣工;雁滩605#、606#等6条断头路已全面打通,部分路段开始进行港湾式公交站点改造,有效缓解了交通拥堵。
“兰州狭长地形的特点,注定了缓解交通压力,改善交通环境是一项任重而道远的工作。”政协委员魏君科说。
就记者目前了解到的情况,政协委员赵春燕在《关于尽快制定兰州市出租车“合乘收费”标准的提案》,罗钟伟提出了《关于加强对电动自行车管理的提案》,市工商联结合国内的成功实践经验,提出了《关于解决市区人行道乱停车还路于行人的提案》,魏君科提出了《关于提升我市市民文明交通素质的提案》等,从多个角度为城市交通畅通支招。
宜居城市建设新词频出
与往年不同的是,在今年即将召开的“两会”上,人大代表和政协委员对宜居城市建设的关注度比往年更高,而且新词频出。
市农工党就提出了《关于在城市兴建“空中花园”的提案》。无独有偶,市人大代表刘德生也将目光聚焦在“空中花园”。他告诉记者,随着兰州空气质量的好转,宜居城市建设再次成为了市民关注的热点。而“空中花园”的建设将增大城市绿化面积,改善局部气候环境,对于干旱内陆地区的兰州将有非凡的意义。
另外,“网格化管理”、“水生态文明城市建设”等一系列“新词”也出现在代表和委员的建议和提案中。
垃圾处理循环经济受热议
“别人开玩笑,说我今年和‘垃圾’干上了。”2月12日,当记者致电市人大代表郞巧莉时,她笑着告诉记者。她将在今年的两会上提交两项关于垃圾分类处理、再生资源回收的建议。与她有类似想法的还有人大代表曾明。曾明说,作为一个数百万人口的都市,兰州垃圾处理还不完善。目前主要有填埋和焚烧处理的方式,现代化的垃圾分类处理模式还不完善。而加大垃圾分类处理、再生资源回收是我国建设节约型社会的主流,作为资源比较匮乏的西北内陆城市,大力发展循环经济是兰州的必由之路。
在采访中记者发现,政协委员林建平已经向市政协提交了《关于提倡低碳生活做好废旧衣服回收处理再利用工作的提案》,侯一兵也提出了《关于做好落实垃圾分类处理,提高环保意识的提案》,政协委员赵建华也提交了《关于城市垃圾转运站应与城市发展一起升级的提案》。